近年來,隨著
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及
生活節奏的加快,代餐
食品逐漸進入公眾視野。代餐食品以其熱量低、有飽腹感的特點,受到了消費者尤其是
減肥人士的關注。為幫助消費者科學認識代餐食品,特做如下消費提示。
什么是代餐食品?
代餐食品是指為了滿足成年人控制體重期間每天一餐或兩餐的營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種配方型預包裝食品,兼顧了減少膳食能量攝入和供給重要營養素的基本平衡,一般代餐食品的包裝按餐份設計。目前市面上代餐食品按形式可分為:固體代餐食品、液體代餐食品以及兩者組合的代餐食品。
代餐食品是保健食品嗎?
代餐食品目前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尚未有這類專門控制體重配方食品的相關國家標準。市場上所稱謂的代餐食品,五花八門,豐富多彩,但大多為普通食品而非保健食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代餐食品只有經注冊并獲得批準文號才屬于保健食品,其產品標簽方可聲稱具有“減肥”功能。作為普通食品的代餐食品如聲稱具有“減肥”功能則屬于違法行為。
代餐食品若要宣稱保健功能,必須經有國家認可資質的檢測機構對產品的質量可控性、食用安全性及功效性等進行檢測和綜合評價,并注冊獲得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批準文號才能冠以保健食品的“藍帽子”標識。
如何科學選購和食用代餐食品?
消費者應從正規商超、電商平臺等購買代餐食品。選購時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仔細查看食品標簽和配料表,特別關注營養成分表中的能量、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計算每餐份營養素的供給量是否符合消費者的代餐要求。二是若聲稱具有“減肥”功能的代餐食品,其標簽上須有“藍帽子”標識,對于沒有“藍帽子”標識還宣稱有助于減肥的代餐產品,請勿輕信和購買。
我國代餐食品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產品營養不均衡、配方不科學、質量良莠不齊、使用方法不規范、虛假夸大宣傳等問題,嚴重侵犯消費者權益,危害消費者健康。長期食用代餐食品亦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或其他健康風險,建議食用時有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
因此,食用代餐食品時需注意以下三點:一是以減肥或保持體型為目的食用代餐,建議在醫生或營養師指導下進行;二是代餐無法替代日常飲食的營養均衡,尚需飲用奶、多喝水、多吃新鮮果蔬,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的攝入;三是孕婦、乳母、嬰幼兒、青少年以及老年人不宜食用代餐食品。
控制體重或科學瘦身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配合全面均衡飲食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才能使得食用代餐食品的效果事半功倍。
本文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