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福建省市場
監督管理局發布2022年第34期
食品安全監督
抽檢信息,檢出不合格食品22批次。
餐飲食品(含餐飲具)不合格10批次,涉及微生物污染、其他污染問題,分別為漳平市漁家海鮮酒樓的杯(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6日),大腸菌群不合格;漳州市薌城區壹周速食餐飲店的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3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廈門市翔安區旺巴蜀旺江餐飲店的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4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豐澤區虎背餐廳的飯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5日),大腸菌群不合格;漳州市龍文區百歲老媽餐飲有限公司的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5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惠安縣惠巧廚餐廳的方碟(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5日),大腸菌群不合格;福鼎市前岐馬林拉面館的藍色花紋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15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晉江市東石鎮川氏面館的大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21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晉江市東石歐碧華小吃店的菜盤(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21日),大腸菌群不合格;廈門市思明區鑫阿鳳海鮮酒樓的菜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22日),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大腸菌群不得檢出。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污染等。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一種低毒的化學物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得檢出。消毒餐(飲)具中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滌劑不符合標準;也可能是洗滌劑或消毒劑未徹底沖洗干凈等。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7批次,涉及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問題。其中,5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長汀縣賴橋榮水產品經營部銷售的泥鰍(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22日),恩諾沙星不合格;延平區立品餐廳銷售的胡蘿卜(購進日期為2022年6月22日),甲拌磷不合格;高新區顏厝月駿超市銷售的西芹(購進日期為2022年4月12日),氧樂果不合格;福州市可品食品配送有限公司銷售的生姜(購進日期為2022年7月19日),噻蟲胺不合格、噻蟲嗪不合格;寧德市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旺名蔬菜經營部銷售的上海青(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16日),啶蟲脒不合格。
恩諾沙星屬于喹諾酮類合成抗菌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在魚的皮+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為100μg/kg。恩諾沙星超標的原因,可能是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相關獸藥。長期攝入恩諾沙星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引起頭暈、頭痛、睡眠不良、胃腸道刺激或不適等癥狀。
甲拌磷是一種有機磷類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熏蒸作用,對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蟲均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甲拌磷在根莖類和薯芋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01mg/kg。甲拌磷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而違規使用。食用甲拌磷超標的食品,可能引起頭暈、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
氧樂果是一種有機磷殺蟲、殺螨劑,對害蟲擊倒力快,具有較強的內吸、觸殺和一定的胃毒作用,其作用機制為抑制昆蟲膽堿酯酶。《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氧樂果在葉菜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氧樂果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或濫用農藥。少量的農藥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氧樂果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
噻蟲胺屬新煙堿類殺蟲劑,具有內吸性、觸殺和胃毒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胺在根莖類蔬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2mg/kg。噻蟲胺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蟲害,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噻蟲胺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可能有一定影響。
噻蟲嗪是一種全新結構的第二代煙堿類高效低毒殺蟲劑,用于葉面噴霧及土壤灌根處理,其施藥后迅速被內吸,并傳導到植株各部位,對刺吸式害蟲如蚜蟲、飛虱、葉蟬、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規定,根莖類蔬菜(蕪菁除外)中噻蟲嗪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3mg/kg。噻蟲嗪屬于低毒農藥,一般不會引起中毒事故。噻蟲嗪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或濫用農藥。
啶蟲脒是一種新型廣譜且具有一定殺螨活性的低毒殺蟲劑,其作用方式為土壤和植物的枝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普通白菜中啶蟲脒最大殘留限量為1mg/kg。長期食用啶蟲脒超標的蔬菜,可能會導致頭痛、無力、惡心、嘔吐等癥狀。
老姜、正蟹檢出重金屬污染問題,分別為廈門圣全發餐飲服務有限公司銷售的老姜(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2日),鉛(以Pb計)不合格;寧德市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俞立彬水產品經營部銷售的正蟹(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19日),鎘(以Cd計)不合格。
鉛是一種能夠在生物體內蓄積且排除緩慢的重金屬污染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新鮮蔬菜(蕓薹類蔬菜、葉菜蔬菜、豆類蔬菜、薯類除外)中鉛的最大限量值為0.1 mg/kg。新鮮蔬菜中鉛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蔬菜種植過程中對環境中鉛元素的富集。鉛可以在人體內積累,長期攝入鉛超標食品,會嚴重影響大腦和神經系統。
鎘(以Cd計)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鎘(以Cd計)在鮮、凍水產動物的甲殼類中限量為0.5mg/kg。鎘超標可能是水產品在養殖過程中對環境中鎘元素的富集。鎘對人體具有慢性蓄積性的危害,長期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臟和骨骼損傷等健康危害。
糕點不合格2批次,檢出質量指標、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標稱江蘇香逸人佳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6月23日生產的香酥油果,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建省樂天天購物有限公司蚶江分公司;標稱豪士(福建)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7月16日生產的豪士白面包,菌落總數不合格,銷售單位為漳州市中閩百匯超市有限公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菌落總數,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CFU/g。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油脂的被氧化程度,是油脂酸敗的早期指標。《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過氧化值(以脂肪計)的最大限量值為0.25g/100g。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已經被氧化,還可能與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一般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但長期食用嚴重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
此外,還有3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酒類、豆制品、蔬菜制品,分別為標稱漳州巴戟天酒業有限公司2021年5月31日生產的和溪米酒,酒精度不合格,銷售單位為龍巖市佳樂貿易有限公司;標稱連江縣年年興食品廠2022年3月8日生產的炸鹵豆絲,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漳州市萬達廣場店;標稱南平市建陽區茶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2022年5月3日生產的姬松茸,總砷(以As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泉州市泉浦商貿有限公司。
針對抽檢不合格產品,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者開展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停止銷售、下架、召回和公告等法定義務,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